盆底肌、腹直肌、盆骨三者的修复都很重要。盆底肌、腹直肌、盆骨的修复一般是产后42天-1年,由于三者在身体分布的位置不同,因此在身体机能中的功能也不同。
1、盆底肌修复: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,由于孕后期胎儿变大,所以会对盆底肌的压力增大,可引起产后盆底肌松弛,导致产后漏尿等症状。盆底肌修复的方法较多,常用的方法是凯格尔运动,即提肛运动,让盆底肌进行肌肉锻炼,对子宫轻度脱垂、产后盆底康复有一定疗效,也可以使用盆底康复器,如阴道哑铃,辅助盆底肌的锻炼,或者利用盆底肌电刺激治疗法进行盆底肌修复;
2、腹直肌修复:腹直肌是人体腹部肌肉的组成成分,产后腹直肌分离有可能造成腰背酸痛、腹部感觉不适、腹胀、腰部向外膨出等症状。腹直肌修复可以通过腹式呼吸进行改善,主要以膈肌运动为主,配合腹部运动,锻炼腹横肌;
3、盆骨修复:盆骨处于人体的正中位置,因为分娩之前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,所以会促使耻骨分离,从而出现骨盆变宽,平时会感觉到腰痛,甚至会出现大笑或者咳嗽时漏尿等问题。产后骨盆的修复有很多办法,可以选择骨盆矫正带,或者骨盆底康复训练等。